2019年5月6日,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“考古中國”重大項目新進展工作會,通報了我市龍會河北岸墓地M324出土楚簡,、胡家草場墓地M12出土西漢簡牘等4項“考古中國”重大研究項目重要發(fā)現(xiàn)情況,,研究指導下一步工作。
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宋新潮主持會議并講話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朱巖石研究員、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趙化成教授,、北京大學中文系李零教授、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王子今教授,、中國國家博物館信立祥研究員,、中國中醫(yī)科學院黃璐琦研究員等專家和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、政策法規(guī)司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并先后發(fā)言,。
為配合207國道荊州段改擴建工程,,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,,荊州博物館在我市秦家咀、龍會河北岸墓地發(fā)掘古墓葬416座,。其中,,龍會河北岸墓地M324出土戰(zhàn)國楚簡324枚。根據竹簡形制和文字風格,,這批楚簡可以初步分為兩類,。
第一類簡,較長,,整簡長約44厘米,,字體為典型的楚文字。簡文中有文王,、成王,、穆王、莊王,、共王,、康王、靈王,、平王,、昭王、惠王,、簡王,、聲王12位楚王謚號,與《史記·楚世家》所載楚王世系相合,。如,,272號簡“成王即位五歲,乃春於焚桃”,;269號簡“莊王即位十又□[歲],,乃春于蔑”。兩條簡文皆是記載在春季舉行的一種稱為“”的重大禮儀活動,。其它簡文又見“大司馬,、左右司馬”等楚國軍事職官。疑此類簡文內容與《左傳》等文獻記載的“春蒐,、夏苗,、秋狝,、冬狩”,、“大閱”等“軍禮”相關。
第二類簡,,稍短,,整簡長約41厘米。簡文記載有周武王、周公旦相關事跡,。如,,14號簡“王若曰:旦!嗚呼,!敬哉,!”又如,201號簡“……武王是□,,見王吳(娛)德,;王其□思元弟卑(俾)作輔,以□王家,,是□休,。”這類似于《尚書·周書》行文句式,,疑與西周初年“周公輔政”相關,。
為配合荊州紀南生態(tài)文化旅游區(qū)項目建設,2018年底,,荊州博物館對胡家草場墓地進行了考古發(fā)掘,,共清理古墓葬18座。其中,,M12出土一批西漢簡牘,,可以分為竹簡、木簡,、木牘三種,,總數量4546枚,主要內容有:歷譜,、編年記,、律令、經方,、遣冊,、日書等。
歷譜簡有兩種,,分別在其首簡的簡背上書寫有篇題《歷》和《日至》,。《歷》簡100余枚,,記載了從漢文帝后元四年(公元前160年)起,,下推至公元前64年之間的每月朔日干支?!度罩痢泛?02枚,,記載了從漢武帝建元元年(公元前140年)起,,下推至公元前41年之間的冬至、立春,、春分,、立夏、夏至,、立秋,、秋分、立冬之日的干支,。所見《歷》簡以十月為首,,《日至》簡以冬至為首,據此推測,,這兩種簡的編訂應在漢武帝頒行《太初歷》(公元前104年)之前,。
編年記簡70枚,記載秦昭王至漢文帝時期的國家大事,,每年一簡,。所記內容與傳世文獻記載基本相符,有少量歧異,。如,,19號簡“卅二年,行在楬石”,,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作“三十二年,,始皇之碣石”;簡文“楬”,,《史記》作“碣”,。又如,45號簡“廿九年,,正月,,大索七日,行過比陽,,掠瑯琊”,;而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記載,該年“乃令天下大索十日,?!焙單摹捌呷铡迸c《史記》“十日”之異,應是隸書“七”與“十”形近訛誤所致,。
律令簡1500余枚,,均有目錄和篇題。目前所見律名有:盜律,、囚律,、關市律、效律,、告律,、捕律、興律,、廄律,、亡律、復律,、錢律,、賊律、具律,、襍律,;令名有:禁苑令、戶令丙等,。
經方簡1000余枚,,記錄了45種傳統(tǒng)方技,包括治病,、保健,、育兒、種植,、養(yǎng)殖等,。如,767號簡名為“令齒白方”,,記載到“以美桂靡之百日,,而齒白矣”,這是古人使用中藥桂枝或桂皮,,讓牙齒變白的方法,。又如,833號簡名為“肥?!?,提出“煮豆,斗以鳥喙一果,,而鹽豆,,日鹽二升;茸食如常養(yǎng)牛方,,茹以甘芻,、善騷,靡以秫米二斗”,,是說要想使牛養(yǎng)得肥壯,,則要注重調配飼料成分及比例,。
與會專家高度評價我市兩項重要考古發(fā)現(xiàn)的重大意義。指出,,胡家草場墓地M12出土簡牘“數量實在驚人,、內容特別豐富”,“在我國漢代單座墓葬出土簡牘中,,數量最多,、保存最好、價值最為重大”,,對于戰(zhàn)國史,、漢代歷史和中醫(yī)藥發(fā)展史等各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價值;龍會河北岸墓地M324出土楚簡的許多內容,,過去從未見到,,為佐證西周初年重大史實,研究楚國歷史和政治軍事思想等提供了重要資料,。
宋新潮強調,,要保護好、整理好,、研究好這些珍貴簡牘,。它們數量眾多、內容豐富,,每一支簡都蘊藏著豐富的重要的歷史信息,,需要進行深入研究。要盡快就簡牘保護整理工作,,編制項目,,落實經費,高標準推進,,力爭取得高質量成果,。
目前,荊州博物館已成立工作專班,,全力推進簡牘保護整理研究工作,;將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指導下,與相關合作單位一道,,加快保護,、整理和研究工作進度,力爭早日公開發(fā)表資料,。荊州文物保護中心正在編制出土簡牘脫水保護方案,,待報國家文物局批準后抓緊實施。
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進展工作會(2019年5月6日)會議現(xiàn)場
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宋新潮主持會議并講話
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朱巖石研究員點評
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趙化成教授點評
北京大學中文系李零教授點評
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王子今教授點評
中國國家博物館信立祥研究員點評
中國中醫(yī)科學院黃璐琦研究員點評
湖北省,、荊州市匯報項目新進展
荊州市匯報團隊回答專家提問
荊州博物館匯報胡家草場墓地出土西漢簡牘情況
荊州博物館匯報龍會河北岸墓地出土楚簡情況
(撰稿:蔣魯敬)